close

IMG_3491  

在我右下方就是- 液態氮鋼瓶

物理實驗班是-附中的特色班級,主要是跟師大物理系合作

在高一的課程中,空出一個下午的課程時間,

同學由師大物理系教授帶領一週課程與一週實驗的穿插課程。

可以來到大學使用實驗室,真的是很棒的結合。

參與其中的我,

深深覺得這樣的課程非常符合12年國教的特色課程,內容全部跳脫課本,

以實驗方法,數據分析,讓學生動手做的方式學習實驗方法。

 

IMG_3473  

 

本週進行液態氮的實驗,想想高一學生就可以進行這樣低溫的實驗,

親眼目睹在常溫下滾滾霧氣沖天的液態氮,真的是一生難忘的體驗阿。

IMG_3469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透過環境與鋁條提供熱源使液態氮汽化,

液態氮會保持液氣共存而保持恆溫,

利用揮發的量與熱量計算就可以推得液態氮汽化熱。

是一個熱學的好實驗。

 

過程中,我看到以下很棒的設計巧思:

1. 學生學習到如何掌握液態氮,以及看到液態氮的狀態變化。

2. 鋁棒歷經298k到77k的大範圍溫度變化,其比熱會隨溫度變化,

    同學要使用積分技巧才有辦法計算其熱容量,不過老師巧思的設計

    透過計算曲線下的方格數,代替不曾學過的積分技巧,這點我覺得好讚!

IMG_3463  

3. 環境因素的考慮,實做計算,老師設計透過鋁棒還未放入,計算蒸發速率

    同時當鋁棒進入液態氮中達成熱平衡,在計算一次蒸發速率,兩者求平均,

    代表鋁棒與液態氮熱交換的過程時環境給予的熱能,如此考慮才可以算精確

    液態氮真正的揮發質量,這部份也是實驗以來一直忽略的環境問題考慮。

 

4. 潛熱的計算,在高中實驗裡沒有特別被安排,透過一個未知的液態氮汽化熱計算

    同時也對於相變化有深刻的瞭解,潛熱的計算也可以透過實驗定量,高三學習到

    這些範圍時,就不會生疏了。

 

5.  方格紙計算,總質量與時間的變化圖,對於實驗的整個變化掌握度增高。

 

最後老師把所有同學計算的汽化熱,全部紀錄在黑板上面讓大家比較,這樣的設計我很喜歡。

呼應主題,也可以各組比較與討論,激起同學想要測準的心。

 

最後一張照片,是同學發現實驗後的鋁棒外面都結霜了,十分像一根巧克力。 so amazing!

IMG_34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趙肥 的頭像
    趙肥

    € 愛的活力教師網- 趙肥

    趙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