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畢業後 當兵六個月 的假期
終於 有一個非常棒的機會 可以跟烏來國中小科展團隊一起前往
南庄 石壁部落 跟林老師學習原民染織
當天 老師的教學真的非常純熟
一開始搭配薯瑯染 先教我們如何防染
簡單的方式就是用各種工具使染液無法侵入
但其中染液的火侯控制 攪拌速度 以及 工具綁緊程度
都是影響染出圖形 顏色深淺的原因
感覺非常有趣
P.S 防染技巧
1.用手隨意亂揉
2.由中心開始旋轉使成漩渦狀 再綁上橡皮筋
3.直接綁橡皮筋 外頭都會說內部要綁彈珠 但實際上無用
4.如果要做出規律出現的單一圖形,可以對折後反折 再對折反折
達到一個適當地大小,在搭配綁筷子或是橡皮筋做出圖形
5.或是折成三角巾狀,再搭配筷子 可以創造正八面體
6.其餘的就是自由創意囉
2. 不過真正老人家是不會染整塊布的
通常是種植纖維作物 苧麻 泰雅語發音類似 葛力
而從摘取後會取其莖上的外皮,葉是無用的
開始處理,會先用竹子製成的刮麻器 把纖維上髒物刮去
接著再用特製的旋轉工具(木頭最下面放一個重物)旋轉繞繩增加韌性
最後可以使用木灰+水 進行漂白 再染色
利用泰雅織布技術 (地機 高機 桌上機等)利用不同顏色繩子排列織出想要的圖形
3. 常用的染料植物
馬蘭 = 藍染
薯瑯 = 紅染
鬼針草 = 染料
油桐等等很多可以使用
媒染劑則是多使用 鐵煤 或是 木灰 可以在染布過程中使用 或是事後使用
總整下來 對於原民文化方面 感覺還可以再問個種老人家 每一個細節中都有其中智慧
想瞭解並用科學文字敘述留下 !!
科學實驗方面, 染料植物的處理 染液的溫度 火侯 苧麻的處理 器具的設計 染到什麼程度叫做好作品? 等等等好多可以發揮的地方
感覺 收穫滿滿!
真的感激烏來國中小的夥伴讓我有一個特別的經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