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快要5年了!
利用退伍之後 銜接工作之前
好好跟夥伴來個日本行
來到日本的上野車站
因為已經變成物理教師了
內心看到 科教館 真的是完全想要進去看看阿
這跟國小 國中 高中的校外教學心情真的是截然不同耶!
這次去日本的感覺 , 可以看到處處是物理 處處可以變成教學素材
所以 內心小小地萌生 是不是可以寫一個計畫 支援出國的機票
成立 對於各地博物館或是科學素材進行蒐集的團體
然後寫計畫來跟各大機關尋求資助! 但對於台灣的價值部份
還需要再慢慢構思了
現在下面 就來分享一下看到的有趣物理
這次去只有看日本的地球館 地下三樓 以及四樓
分別是宇宙誕生 與 身邊的科學
看到很酷的就是對於SI單位制的介紹
利用互動的器材 讓同學看到實體 而不是死板板的定下這些規定
1. MOL 莫耳的介紹
如下圖 準備了不同物質的1mol量
讓每一個孩子親身體驗他的重量
並且 瞭解到體積 密度與質量的概念
2. 克氏溫標的瞭解 K 是什麼
日本博物館設計了 量取手的克氏溫標 進行瞭解
並以 攝氏溫標來比較分析
趙肥的手幾度?
3. 燭光體驗 這個部份也是我最不會講解的
cd 大家對於光強度的大小大部分都是靠感覺 或是看 瓦數
讓人眼實際被1燭光刺激 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4. 時間的測量
則是利用一個感測器計算人體最棒的計時器
就是脈搏 然後跟秒來相比 這樣的想法 全是從計時的概念出發
5. 安培 前面放了一台發電機
讓學生們直接用手進行發電 然後使用安培計量
6.長度m的互動則是放了一個原器 然後讓學生自己調整適當長度
剛剛好就是1公斤的時候 也就量取到了原器的大小了
7. 質量的互動遊戲 則是面前放了四個原器
同體積卻有不同的質量 則要選一個最適合的當作原器
感覺比較沒辦法說明原器的意義 不過有實體就是有感覺
學生可以用手觸碰阿!
8. 地板的投影可以看到這樣的公式
說明了近代物理最重要的一個新觀念的量子式
9. 大型熱功當量實驗
在水裡放了溫度感測器 然後同學可以自己把重鎚移到最上面
然後一次釋放 就可以看到水溫上升了 重力位能轉換成動能 然後再變成熱能!
一次看到 在眼前 真的就不用解釋了!
10. 這是大型的海市蜃樓實驗
找了一個超級大鍋蓋的反射面
然後把手放入後 就可以看到虛像的手成在眼前
真的超級龐大 效果比學校買得兩片式的海市蜃樓教具效果好
真的覺得自己應該也可以來找一個這樣的大型鍋蓋!
11. 這是白努力實驗 吹風機的大型版
可以設計成 讓同學順利讓球可以通過上面的環
造成一個互動 因為實際上要控制應該還是要練習個三遍!
這個小女孩就練習超多次
12.力學實驗
設計一個可以載重的拱橋
在實習的時候
建功高中和玉老師就在課堂上教學過
而且有同學真的會回家製作
這個有趣的動手實做 我想我會在後來的課堂提到
有了這個學習對於力的分解就會很熟悉
13.凸面鏡除了在道路上幫助駕駛看到死角 以及對面來車之外
還可以配合景點 設計出一個好玩的公共藝術 這是一個凸面鏡與道路圖形 搭配而成飛向晴空塔
我覺得好好玩 所以在這邊就大拍照了
生活中真的處處是科學!
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好好瞭解 TOUCH一下!
就會發現樂趣之所在!
物理! 大自然就是教師